您的位置: 首页 > 业务范围 > EAP文章 > 理论讲解

【李不言EAP嫡传师资班扩展阅读】论主体间性和心灵自由

作者:李不言老师 日期:2017-01-24 点击:1734
论主体间性和心灵自由

 (李不言


题记:心理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射活动,而是主体间的投射。我们眼前的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的样子;我们和世界的互动,就是和另一个自我的互动——喜怒哀惧、爱恨情仇、生离死别,都由我们的内心来创造和完成。
 

主体间性,也可称作相互主体性、交互主体性或交互主观,其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的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互相作用的。

通俗地说,如果用“我”来表示主体性,那么主体间性就是“我们”。有了主体性,就会有主体间性,意思就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同一。主体间性就是人对他人意图的推测与判定。主体间性有不同的级别:一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个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二级主体间性即人对另一人关于其他人意图的判断与推测的认知的认知,以此类推。例如,A知道B知道C想要在中午与A一起去吃饭,那么A便是进行了二级主体间性的判断,以此类推。一般来说人们最多能进行五级主体间性的判断,五次以上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有多重要,主体间性就有多重要。这里穿插一段公案,以证明“我”的重要性。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懈,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过去。

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

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呢!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

主体间性说因时代需要而产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主体性心理学,其历史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第一,主体性理论不能解决人的生存本质问题。主体性理论将人的生存活动界定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和构造,导致了唯我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第二,主体性理论仅仅关注主客体关系,忽视本体论,忽视存在的更本质方面——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正是由于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令主体性心理学尴尬,而主体间性的提出则是心理学对现实挑战的回应。它反映了后现代心理学的一般倾向,即回到生活,回到实践,回到现实,回到人的真实生存本身。

首先,主体间性说更触及人类心理的本质。

最早提出主体间性概念的是现象学的创始人胡塞尔。他认为,人们是首先知道自己有内心活动,然后发现别人在外表上跟自己相似,于是推测别人也有同样的心理活动。那么人又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外表是什么样子的?拉康提出了“镜象”理论,认为人通过照镜子而看到了自己的外表。在镜象阶段(6到18个月之间)婴儿会在镜子中看见自己,他会注视他的镜象,然后回头看看和镜象有些相似的母亲,母亲说:“是的,它就是你!”逐渐地,儿童在镜子中看见的这一实体存在,就成为了“自我”,用单词“我”来指称。

这里就有一个疑问:假设人类没有学会使用镜子,或者对根本就不知道镜子是何物的动物来说,难道就没有主体间性吗?非也!根据动物行为学家罗伦兹的观察,人工饲养的家禽经常把饲养员当成母亲或配偶,尾随饲养员或向饲养员发出交配的信号。这说明,家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外表是什么样子,它们把自己跟人等同起来了,与人形成了“主体间性”。这就是说,主体间性的形成过程并非像胡塞尔和拉康所说以外表为中介,而是直接从主体性投射出去的。人们在发现了主体性的同时立即推断一切事物都有主体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几乎是同时诞生的。以原始人为例,他们认为一切大自然的一切事物,如天地日月、花鸟鱼虫等,都跟自己一样会走路、能说话、有思想、有感情,这种现象叫做“物活论”或“泛灵论”,是物我不分的原始思维的产物。在物活论的推动下,产生了自然崇拜,这就是“图腾”的由来。所以说,主体间性不是在主体性产生之后通过外表的类比而形成的,而是与主体性几乎同时诞生的,甚至可能是先于主体性而存在的。“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足以说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关系。

在现实存在中,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它要以主体间的关系为中介,包括文化、语言、社会关系的中介,因此主体间性比主体性更根本。心理从本质上来讲,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射活动,而是主体间的投射。我们眼前的世界,就是我们内心的样子;我们和世界的互动,就是和另一个自我的互动——喜怒哀惧、爱恨情仇、生离死别,都由我们的内心来创造和完成。据此,心理学应该把人类认知的对象世界,特别是心理现象不再看作客体,而是看作主体,着力研究确立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同一性、共生性、平等性和和谐交流关系。

正因如此,人们在现代条件下扬弃了主体性理论而建立了主体间性说。按照主体间性说,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个体性主体变为交互主体。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应该从关注主体性和主客体关系,转向对主体间性的关注,尤其转向对语言、对话、交流、理解、以及人类活动的关注。

其次,主体间性说回答了人类生存的本质问题。

所谓的存在,不是主体性的,也不是客体性的,而是主体间的共在。生存不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主体构造、征服客体,而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互共存。拉康曾对“奴隶和主人”的关系进行了精神分析语言学上的重新描述:当看守为了囚犯而固定在监狱的位置上的时候,那他就成了囚犯的“奴隶”,而囚犯就成了主人。这就是主体间性。胡塞尔晚年也曾提出了自我和他人的“立场之可相互交换性”观点,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在先验现象学的框架内很难解决,只能在主体间的历史框架中得到解释。

关于主体和客体的不可分性,梅洛·庞蒂喜欢用手跟手的触摸来打比方:当我的左手和右手相碰触时,右手有碰触左手的感觉,左手有碰触右手的感觉,但这两种感觉却混沌而不可分——在这里,我身体的两部分互为对方的主体,也互为对方的客体,我的身体向自己显示自身,达到内在与外在彼此交融的状态。梅洛·庞蒂用“身体-主体”的概念,告诉我们身体和主体其实是同一个实在,身体既是存在着,被经验着的客体现象,又是经验着,意识着的主体。身体各部分主客关系的交替、可逆显示,便证明着我就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是我。物质和精神其实在我这里是同一的,并不是像笛卡儿等二元论者所宣称的那样,精神和肉体是平行关系或主宰关系。

传统思维的存在范畴,或者是客体性的或者是主体性的,都不能摆脱主客对立的二元论。而主体间性不是反主体性的,更不是对主体性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主体性的扬弃,尤其强调主体与主体间的和谐共在。

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主体间性既否定原子式的孤立个体观念,也反对社会性对个体性的吞没。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主体间性就是个性间的共在。可是人们在现实中,主体间性并没有充分实现,因此共在往往是对个性的限制。海德格尔就认为有两种共在,一种是处于沉沦状态的异化的共在,这种存在状态是个体被群体吞没;另一种是超越性的本真的共在,个体与其他个体间存在着自由的关系。后一种共在既是个体性的存在,又是本真的共在。由此可以看出,主体间性并不是反主体性、反个性的,而是对主体性的重新确认和超越,是个性的普遍化和应然的存在方式。

第三,主体间性说为通往心灵的“自由王国”找到了路子。

主体间性完成了对主客对立的实质性超越。主体征服客体不是自由,所以人在主客对立关系中绝不可能达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渡。世界只有不再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才有可能通过交往、对话消除外在性,被主体把握,与主体和谐相处,从而成为本真的生存即共在。在本真的共在中,世界不是外在的客体(实体),而是另一个自我。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主客关系而是自我与另一个我的关系,是“我-我”而不是“我-它”的关系,在“我-我”的交往、对话中和谐共在。“我-它”之间是有限的经验和利用满足的不平等关系——现代科学把这一点推向了极致,从而导致人对于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只有转化为“我-我”的关系,才是纯净的、万物一体的情怀。唯有认清-这种非本质的关系,才能确立-真正的关系,最终实现“人通过‘你’而成为‘我’”( 马丁•布伯——我好-好-世界好。只有主体间的共在才有可能成为自由的存在,因为只有把世界当作另一个我,平等相处,和谐共存,心灵才有可能进入真正的自由境界。

【结语】

主体间性说应该成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区分其他心理学派的分水岭。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扬弃。主体间性是超个人主义的,主张把自我淡化,回归到大众与平凡之中,主体间性说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自我实现”、“自我中心”论的否定之否定。

只有主体间性的和谐,才能实现心灵的真正自由和世界的真正和谐。主体间性说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反对“人类中心主义”, 强调人与自然的同一即“天人合一”,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反对“自我中心论”,主张“仁者爱人”,重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
 



天音(深圳)心理咨询中心


联系电话:  0755-23619020/23618009   18814306929


       联系QQ:   2034545152  3547375885  3319868287



分享到:

上一条:【案例精选】我想让家庭更和谐

下一条:给儿童时期的家长几点建议